在哈工智能成立之初,那些選擇哈工智能的人現在怎么樣了?獲得了怎樣的成長?帶著這樣的疑問,這一期,我們找到一位伴隨哈工智能走過四年光景,從當初的職場零經驗小白到現在的專業型選手的她,讓我們在她的成長故事中,看到員工在哈工智能發展的更多可能性。
哈工智能,吸引了自帶一身本領的人加入,共同打拼事業。哈工智能,也正在努力將有潛力的種子孕育成參天大樹。
顧青青就是其中一粒種子。
2017年,剛剛畢業的她選擇加入剛剛成立的哈工智能,從行政開始做,現已華麗轉身成為人事主管,從迷茫于工作的意義到已經清晰規劃出職業發展路線,從人事小白到可以獨當一面,她緊跟公司成長的步伐,以自己的成長回饋公司。
【哈工智能標桿員工專訪 - 第二期】
人事主管 顧青青新手中的新手
成長有三個維度:知道自己該做什么、知道如何去做、能夠堅持去做。而反過來,恰是需要成長的三種狀態: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、不知道如何去做、難以堅持去做。
應了常見的那句話:劍未佩妥,出門已是江湖。大學剛畢業的顧青青,還沒規劃好自己的未來。因性格開朗親和、做事細致穩妥,她加入哈工智能,從事行政崗位,每天按照工作事項一步步消耗時間。那時的她,想到漫長的未來,會感到迷茫。
加入公司的第二年,一個偶然的機會出現,面對空缺的人事崗位,她主動請纓。
人事崗位雖說沒有非常明確的專業要求,但真正實踐起來又是及其需要細致與智慧的工作。勞動法律法規要懂、人力資源6大模塊“人力資源規劃、招聘、培訓、績效、薪酬和勞動關系”要懂、“建架構、搭班子、定機制”的方法論要懂等等。這一切,對于顧青青來說,完全是知識盲區。
一個沒有任何人事專業背景與工作經驗的新手中的新手,在這個重要的崗位面前,尚不說能不能為公司守好“人才關”,連能不能完成每天的工作事項都是個問題。
在顧青青提出申請后,哈工智能再三思量后給予了她這次機會,而彼時的她也進入了要成長的第二種狀態“不知道如何去做”。
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,是職場的常態。而面對陌生的工作內容時,顧青青只能現學現用,找同事請教、閱讀大量書籍、學習線上課程等等。
工作的壓力與學習的壓力如兩座大山,她日復一日地翻越,這時的她就進入了漫長地需要成長的第三種狀態“難以堅持去做”。
職場是煉金場,作為新手中的新手,顧青青主動轉戰人事。問及她當初為什么做出選擇時,她說:“想成為更專業的人?!?br />
3年,成為“人事專業型選手” 2018年,顧青青開始從事人事工作,至今已有3年,3年間,她不僅跨越需要成長的三種狀態,從0到1鞏固了人事工作的基本面,也可以獨立負責哈工智能分子公司人事體系的貫標工作。
所謂人事工作的基本面,就是深扎根員工關系,做好人事調研、組織員工培訓、薪酬與福利體系的搭建等;學習基礎勞動法律法規,保障員工權益,規避勞動糾紛;人事制度建設,如薪酬制度、績效制度、福利制度、考勤制度等;健全人事資料,如人事檔案、員工入離職資料等等。
每一個大項都有很多個業務分支,每一個分支都需要用科學的方法實施落地,龐大且復雜。
為了盡快彌補短板、跨越困難,顧青青在遇到問題時都會主動向領導及同事請教,領導也因此成為她的24小時專業顧問,不厭其煩地傳授她經驗與方法。
每天早早到公司,晚上遲遲下班,她硬是把8小時工作制拉長到12小時打底,晚上到家仍堅持至少花半小時的時間讀書、視頻學習、研究資料。日日如此,至今亦如此。
這是一場長久的攻堅戰。想要從新手中的新手成為一個專業的人,必須付出加倍努力?,F在的她已能夠獨立完成人事相關工作,跑通人才的“選、用、育、留”,成為團隊中不可或缺的實力干將。
除了平時的自主學習與請教,顧青青的每一次實踐都會提前做好大量預演。
在鞏固了人事工作的基本面后,她開始獨立負責分子公司的人事制度貫標工作,以規范哈工智能分子公司的人事管理體系。
人們認為從0到1很難,往往忽視復制“1”的過程也需要因地制宜,做大量的前期工作。
每個組織都有自身的工作習慣,甚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做事風格,一個制度如果不適配,帶來的往往不是高效協同而是后院起火。
所以每一次“貫標”,她都會提前做大量摸底與演習,深入分子公司進行溝通調研,并學習行業制度案例,以在“貫標”前再一次優化制度。而在每一次向分子公司進行人事規章制度培訓前,她都會提前與團隊一遍一遍地練習、收到團隊的反饋后再次優化練習?!暗谝淮巍灅恕臅r候,因為體系龐大,常常講著講著把自己繞進去,有頭無尾,現在‘貫標’已經非常熟練,能夠解答任何疑問,取得很好的效果?!?br />
就這樣,顧青青在實踐中成長,每一步都穩扎穩打、虛心求教,每一步都付出百分百的努力,使得當初知識面為零的“人事小白”成長為現在能夠獨當一面的“人事專業型選手”,哈工智能分子公司的人事管理也在她的一份力量下,走向規范化。
學習永無止境,成長道阻且長 對于自己的成長,顧青青說:
“要感謝的人很多。
首先要感謝公司,制造一個無限可能的環境,讓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相對自由且自主地成長。
其次要感謝領導與團隊,24小時顧問式‘傳幫帶’,毫無保留地技能分享,關鍵時刻的支持,以及日常的教導啟發。
以及各部門及分子公司的包容,讓自己得以在一次次實踐中錘煉經驗,收獲成長?!?br />
在哈工智能的平臺上,得益于哈工智能的創業文化與扁平化管理,顧青青實現了“成長的三個維度”的跨越,從知道自己該做什么,到知道如何去做,以及現在能夠堅持去做。
對于未來,顧青青打算繼續進修學習,攻讀研究生,在人事的理論層面,給自己再拔高一個臺階。
學習永無止境,成長道阻且長。
每年,伴隨著春招與秋招的搶人大波,很多剛畢業的優秀人才面臨著職業選擇。在哈工智能,有足夠肥沃的土壤,讓新芽得到茁壯成長,讓人才可以大展拳腳。有人在這里的人才孵化機制中,成為事業合伙人,改革著某個領域的社會環境;有人在這里大膽施展想象,研發出大幅提升制造業效率的智能平臺;還有人在這里華麗轉身,找到使命源泉,從此踏上升級智能制造的奮勇之路。
在哈工智能,這里的“有人”可以是我們每一個人,更可以是你。